导航菜单

五一劳动节古诗(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

五一劳动节古诗

1、29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吴嘉纪《煎盐绝句》

2、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五一劳动节的古诗2《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五一劳动节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中国五千年来,勤劳的华夏先民,用自己辛苦劳作和智慧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车轮前行,在神州大地这片热土上耕耘出不朽的历史传奇,同时换来了无数古代文人先贤的赞美之诗、歌颂之词。

5、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途经华岳》李隆基饬驾去京邑,鸣鸾指洛川。

6、劳动的回报永远都是慷慨的:它不仅创造了人类自己,使人类从荒蛮走向了文明,也让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得以万古长青。

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释义:娼客脚下的路连着妓院,长安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与市场相连接。

9、28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0、一劳动节,邀你做劳动:大拇指动起来,小手机拿起来,二拇指点起来,字和句飘起来,小拇指转起来,短信息发出来。五一动动手,幸福一起走!

11、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12、这首诗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艰辛劳作,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13、    张俞,隽伟有大志,游学四方,屡举不第,宋仁宗宝元初年(1039年),西夏事起,曾上书朝廷论边防事。因人推荐,经试录用为秘书省校书郎,但他把官职让给父亲,自己却愿在家隐居。益州长官文彦博特别优待他,为其出资买得青城山白云溪唐人杜光庭故居安置,自号"白云先生"。七诏不起,遨游天下山水三十余年,卒年六十五。张俞非常重视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率先创办"少愚书院",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亲自教授。明代时改"少愚书院"为"子云书院"。著有《白云集》。《东都事略》卷一一《宋史》卷四五八有传。

14、《悯农》 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5、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