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孟子简介及概要 『68好句摘抄』

孟子简介及概要

1、在孔子那里,“仁”既具有广义的内涵,也具有狭义的指向。从广义的角度看,“仁”指的是一种更高秩序的德性,可以统摄较低层次的品德,例如智慧、勇敢、善意、勤奋等;这种内涵的“仁”可以翻译为goodness。从狭义的角度看,“仁”主要是表达一种对他人报以关心的理念;这种指向的“仁”可以翻译为benevolence或humanity。

2、第《孟子》其书,收有《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共计七篇,约三万五千字。所收文章雄放豪迈,譬喻生动,说理透彻,对唐、宋以后的古文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孟子》也是先秦哲学史料的重要宝库,例如,许行、告子等思想家的言说,没有传下来,恰恰是由于孟子的批评,被保存下来,虽然只是一鳞片甲的记录,也成为研究其思想的珍贵史料。

3、其次,孔子讲的学不止于知识的摄取,也包含着在哲学上的抽象与思维上的提升。

4、《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5、当时各诸侯互争雄长,对知名学者十分礼遇。孟子曾周游齐、魏等大国,“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这些国君所求的是富国强兵之策,因此受重用的是像商鞅、吴起、孙膑、田忌之类的兵法家与纵横家。至于孟子,则依然谨守尧舜爱民之教与孔子修己安人的理想,反对战争与苛政,以致难以说服大国君臣。他年老时回归家乡邹国,与学生一起编订自己的著作《孟子》,传诸后世。

6、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孟子简介及概要)。

7、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8、不管学什么,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潜能,而不是为了表现给别人。学是为了自己的受用和享受,这种受用和享受是追求内心幸福的人所追求的精神与心智的满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人生哲学与伦理思想的基础。

9、孟子重视心性修养教育,值得我们思考当代教育的意义和境界问题。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现代教育有一种偏颇,即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教育最终沦为一种实用、功利的生存手段。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基石,目的在于培养人,一旦出现这种不重视道德教化的偏颇,即便成才,培养的也只是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23],这严重拉低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和境界追求。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立德树人,是个体人在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媒体教育之后实现的自我教育,这需要全力加强个人的心性道德修养,从而达到自我终身教育的最高境界。反之,也不能只重视道德教化,而忽略知识传授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4]序、庠分别是夏商周三代时殷、周两朝的学校,孟子强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密切联系。除此之外,孟子的具体教学方法丰富且运用娴熟,如,鼓励因材施教的“君子教者五”“博学约反”,反对“一曝十寒”“一心二用”等。可见,他也很重视和强调以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25]孟子强调人的全面素质的提升,他的心性修养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独特贡献。他要求每个人要身心合要处理好自己和自己内在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自己与社会他人、与世界宇宙的关系,从这个层面来说,心性修养教育也是最根本的教育。

10、(福利):34所院校文学考研真题打包免费送!

11、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医、资深的艾灸学者,他著有畅销图书《艾灸止痛祛寒湿》、《零基础学艾灸》。在弘扬中医艾灸文化的时候,他还发现,孔子、孟子在当时那个时代下,都是艾灸的养生专家。“丘无病自灸”,讲述的就是孔子日常通过艾灸来调养身体。而《孟子·离娄上》记载:“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这说明孟子对艾灸治病的道理也是十分明白的。(孟子简介及概要)。

12、这里显然讲了好几个方面,如默而识之属思,诲人不倦属教,但“学而不厌”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确是一致的,体现了一种对学习活动的无条件的喜爱。这里“爱学”“好学”正与“爱智”成为对比,所以:

13、陈来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讲课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是对先秦儒学思想极佳的入门导读。全书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主线,并穿插了郭店楚简出土儒书和《乐记》中的思想,将先秦儒学的思想来源、核心观点和传承脉络等做了概要的梳理与申说,尤其对孔子的“学论”、孟子的仁义原则高于皇权原则的的儒家左翼思想、儒学与德性伦理学的比较以及对荀子的理解等有新颖独到的阐释。

14、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国的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这时,孟子已经五十三岁。

15、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系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现任逢其原书院院长。

16、孟子的“易子而教”思想也是传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主张,设立学校,进行全民教育。

17、第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主张,为后世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他鲜明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认为政权的得失系于民心的向背,民众是国家中地位最尊贵者,而争取民心的关键,在于施行仁政,为民兴利除弊。他提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的观点,主张分配土地给人民耕作,并且少征赋税,以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治本之策。在此基础上,还要施以教化,使民众懂得孝悌忠信,这是社会治理的治本之策。孟子强调,政治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君王和大臣必须以身作则,担负起保民、教民的职责,与民同好乐。对于不合为君之道的国君,可以“征诛”、“变置”。这些主张,即使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普遍的价值。

18、作者此处的回答引用了《梁惠王上》篇中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向齐宣王讲述了他所听闻的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说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而这正是齐宣王能够成为真正的“仁君”的根芽。只是宣王的仁心未经过培养,所以不能及于人。而孟子给出的方法正是要宣王反思这一情境,使其仁心可以及于民众。那么,“反思”(reflecting)何以可行呢?

19、鲁平公将要去拜访孟子,因为他所宠爱的小臣臧仓说了孟子的坏话,而又改变了主意。乐正子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孟子。孟子很有感慨地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孟子这时已经六十几岁,便回到老家邹国,不再出游了。

20、“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中的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如对梁惠王“民不加多”之问,以战为喻;对梁襄王“孰能一之”之问,以苗为喻;对齐宣王“不为”与“不能”之问,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及“为长者折枝”为喻等。再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欲以霸道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的,是多么荒唐可笑。

21、孟子53岁时来到了魏国,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后来魏国齐国发生了战争,后来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子不喜欢梁襄王,于是离开了魏国。

22、(福利)1毛钱畅听30余所院校文学各专业在读研究生学长学姐考研直播课!

23、为了说明“恻隐之心”,孟子以“有孺子将入于井”作了生动诠释。不过本文作者提出质疑说,如果这个人仅仅是感受到与孺子类似的恐惧感,从而采取符合“仁”的行动,那么孟子的说明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在休谟看来,仅仅是同情心不足以使人战胜恐惧。因此作者追问,孟子此处所说的会否是一种“为了”孺子的情感,抑或是与孺子类似和“为了”孺子的情感的混合产物?

24、历来的解释是:子路举荐子羔为季氏做费宰,孔子认为:“子羔质美而未学,遽使治民适以害之。”(见朱注,第129页)故子路辩解说:主政治民也是学,何必读书才是学呢?孔子说:我不搭理为自己的谬论辩解的人。

25、“心”在古人的观念中是思维与感觉合一的器官,这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互渗律”思维。[15]“心之官则思”,心不仅是感觉器官,而且因这种“感”而具有“知”的能力。“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16]心所感知的对象并非是口腹之欲,而是“悦理义”。但这种认识万物的能力不是直接的,而是凭借耳目口腹等官能。耳目经常被复杂的、相互牵连的外界事物所蒙蔽,而湮没了心的本性,所以心就要有所作为,发挥它能“思”和“悦理义”的督导作用。孟子德育思想的独特之处也在于,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认为道德修养教育要直接指向内心,受教育的目的是“存心”[17]。培养并扩充它,才能“求其放心”,即“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8]。欲将可能丢失的天赋秉性仁、义、礼、智善性找回来,要不断地“反动其心”“求放心”,使道德自为,实践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26、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27、英语世界的道德哲学研究通常集中在三位代表人物及其学说:康德的义务论、密尔的功利主义,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之所以将关注点集中于以上三者,而非其他地区或宗教信仰人群的学说,除过他们的学说本身值得称道以外,更多还是由于西方学界的武断、甚或是某些在道德上难以启齿的歧视性理由。因此,出于“认知正义(epistemicjustice)”,哲学家们应当扩展他们研究的边界,特别是关注那些此前尚未被认真对待的其他文化的学说。

28、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人伦关系的民族,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也最重视家庭关系和随之扩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儒家思想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内圣外王”,其核心价值是道德伦理,即人伦规范的确立、生命伦理意义的揭示和根源于人心内在德性的实现。“立爱自亲始”,儒家伦理道德的起点是人伦道德,即孔子所说的“君臣父子”,孟子也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3]。在此基础上,孟子顺应社会发展和人性人情的必然要求,将之扩展为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这五种关系被称为“五伦”。“五伦”也称“人伦”,涵盖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关系,前三者是家庭伦理关系,后两者是社会伦理关系。“人伦”概念,首先源自孟子的“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4]。孟子明确提出“人伦”包含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朋友有信。无论古今,人伦常情都是维系家庭乃至社会的“筋脉”,它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起点,是实现良好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根本保障。

29、我们也就知道,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这一段话中的“志于学”的意义亦非普通,“志于学”亦即“好学”之志,所以“学”与“好学”既是孔子思想的发生学上的历史起点,也是他的思想生命的逻辑起点,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基础。

30、本文之所以讨论孟子与休谟在道德人性论方面的相似之处,却并非主要出于“认知正义”的动机,而是主要由于他们二人在道德人性的源头上体现出的哲学性相似(philosophicallycompelling)。本文要讨论的并非二人在伦理学方面的具体观点,而是为他们自身所认可的道德人性的心理、社会源头,并希望以本文的研究,为探讨道德人性论作出贡献。

31、如何从“恻隐之心”出发,实现“仁”的要求呢?孟子提到“扩充”的重要性,“扩充”同时包括了自然生长与有意引导两方面。有意引导的重要性可以从儒墨两家的辩论中体现。

32、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1)

33、《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34、由于对象是本科学生,学时也不太多,所以本稿所讲的“先秦儒学”还是比较粗略的。不过,就1999—2000年当时的状况而言,此稿中所讲,比起内地大学哲学系本科的同类课程,在一些方面还是较深入一些,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如对孔子思想中“好学”的理解和关注,后来我曾以此稿为基础写出论文加以讨论;又如孔子部分较多考虑到儒学与德性伦理学的比较,后来我也曾以此稿为基础专门著文论述。其中对于荀子的讲法也为我后来做荀子的研究准备了基础。尤其是,这门课程已列入了1998年刚刚问世的《郭店楚墓竹简》的相关内容。所以,虽然此课是本科教学,但讲授这门课程,对加深我自己有关先秦儒学的理解和思考,也是有益的。因此我不避浅陋,把这部讲稿呈给学习先秦儒学的读者,盼望得到读者的指正。

35、作者提到儒家的两个相关概念:“思”与“恕”。“思”即思考,指的是将关注集中于对象,或是通达和反思某人已经了解的知识。作者认为,正是“思”这一过程将人们的关注点集中于认识客体(subject),从而揭示了“仁”的认识源头。“恕”即同情的理解,在《论语》中,“恕”描述的是具有消极意义的行事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恕可以被理解为对他人情感状态的关切,指的是将自身置于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的能力。从本质上讲,“恕”是一种扩展人先天的同情感的认识能力,并决定了人们按照“仁”的要求去行事。

36、[1][2][3][4][5][8][9][10][11][12][13][16][17][18][19][20][21][22][24][26][27][2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323223303330332322331232

37、以译者对孟子思想的有限了解,本文作者对于“思”这一概念在孟子学说中的地位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而且基于“思”的概念,进一步得出孟子思想具有某种“理性主义”特征这一暗含的结论,也令人费解。

38、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39、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的历史文化中。

40、3)同情的倾向就表现为对“孺子”的关心,每个人理当拥有这种情感;

41、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42、要理解休谟的道德哲学,首先要理解他的人类德性(virtueofhumanity)与人性原理(principleofhumanity)的区别。在休谟看来,人类德性是一种社会德性,例如友谊、感激、公共精神等。这类德性的特点是情感动机的倾向历久而弥新,而非仅仅与他人共情,更为重要的是,这类情感动机鼓励人们关心他人。因此,这种人类德性具有天然的社会倾向,目的是提升公共善。而休谟所说人性原理,指的是未经培养的,原始的冲动,可以引出人类德性。

43、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

44、3)当面对他人处于危险之中时,上述两种原理就会发挥作用,每个人都会同时产生以上两种情感倾向;

45、《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46、1)人皆有同情原理,并以此与他人共情,从而在情感上亲近社会;

47、大家谈|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

48、最后,让我再次向三联书店,向舒炜先生、冯金红女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在整理讲稿的过程中还得到了凯风公益基金会的帮助,亦谨此致谢。

49、观点丨“掩耳盗铃”还是“直面生活”?——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

50、首先,休谟认为,只有当人们强烈地感到与他人共情,而非只是轻微地共情时,人们才有动机按照仁慈行事。其次,只有当人们注意到他人的详细处境时,才更有可能与他人强烈地共情。再次,只有当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细节上时,才更有可能了解他人的处境。这即是说,只有当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身处困境中的人身上,才更有可能与他人共情,有动机按照仁慈行事,并最终培养出人类德性。最后,休谟认识到,人们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指向。休谟这样讲,原本是说人们可以在求索真理的路上保持专注。然而,求索真理并非引导人们集中注意的唯一目的,从休谟的道德心理学角度说,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道德事务上,同样是合情合理的。

51、[25]徐人忠.孟子对教育理论的贡献[J].东岳论丛,1996(03):80-

52、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孟子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

53、仔细体味《论语》中以上三段话,我们就可知,整部《论语》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置于全书之首,应非偶然。因为孔子对“学”、对“好学”的重视,确实非同一般。

54、《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了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55、1999年至2000年,我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书一年。本书是我在1999—2000学年的春季学期在中文大学哲学系开课的讲稿。该课程的名称为“先秦儒学”,对象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本科学生。香港的学期比内地略短,一般每学期13周,我依据课程的要求,拟定了课程的大纲,边写讲稿边讲课。于是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我的手中就有了这一叠先秦儒学的讲稿。我讲这门课程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主,中间插入《礼记》的数篇(郭店楚简的部分也是作为与《礼记》同类的文献来讲述的)。当然,由于时间的限制,还是有些原来拟定的内容如《乐记》并没有讲到。另外,该课程第一周所讲,是“儒家思想的根源”,讲授内容主要利用我的同名著作,所以这一部分并没有新写讲义。虽然如此,先秦儒学的基本面貌在本稿中还是大体呈现出来了。

56、又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在这里的学,明显是指学习的过程,更限定地说,是对书籍传达的历史文化、典仪知识的学习。故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57、北京大学哲学系本来没有本科的先秦儒学课程,2004年前后课程体系改革,增加了本科学生的断代哲学选修课。2008年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开过一次本科生的“先秦儒学”课程,讲课时用的就是这份在香港的讲稿。由于北大的“先秦儒学”课是每周两学时的课,讲到孟子的一半即告结束。当时选课听讲的赵金刚作了课堂笔记,后来有一次他问我,老师在北大讲的课,一般很快就会出新书,可是“先秦儒学”讲的内容,为何好久都不见出书?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想过。我想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觉得此稿不是学术专著,只是讲义,故未予重视。再一个主要原因是,讲稿是手写的,字迹尚属潦草,除了我自己外,打字员大概不会认得,而我又总是忙于新的研究,没有时间和心情自己重新电脑录入,所以也就从来没有考虑过将此讲稿付印。

58、《孟子》的文学价值在后世逐渐被发掘,汉代司马迁对它备极推崇,唐代古文家韩愈曾以孟子继承人自居,称赞“孟子醇乎醇者也”,因此“韩文出于孟子”,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孟荀以畅其文”。苏洵平生尤好《孟子》,曾端坐读之七八年,著有《苏批孟子》一书行世。王安石曾注《孟子》,为文亦学之。南宋以后,《孟子》成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是学子必读而科举必考的官方教材,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除唐宋八大古文家外,清代的方苞、刘大櫆、姚鼐等桐城派古文家,在思想方面也受到了《孟子》的深刻影响,在文章艺术方面也有程度不同的借鉴。 

59、《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60、所以,安乐哲说,学的含义是传递文化遗产,学的对象是人类文化(文),是没有问题的。(参看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61、孟子思想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之一是专制帝王无法忍受他“民贵君轻”的观念。今天是我们以自由心灵重新认识孟子思想的时候了。

62、《论语》记载孔门弟子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时时知道自己所缺少的,同时又不忘已经学得的,这是好学的表现。

63、不久,孟子便离开宋国到了鲁国。这时候正是鲁平公(约于公元前322年至前302年在位)将要使孟子的弟子乐正子为政。

64、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65、但孔子讲的学不止于此,这也需要注意。如孔子讲的学诗、学礼,其中学诗固是学文,学礼就既是学礼之文献,又包含着对礼的实践了解,而学道就包括学习道德的意思了,在这方面孔子确有广泛的学习观念。

66、如果说孔子之前的礼治秩序致力在制度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尊严和需求,春秋末期的“礼乐崩坏”则直接激发思想家对礼治与个体人意义的思考。孔子赋予“克己复礼为仁”新的内涵,着力挖掘行礼过程中人的内心自觉和情感因素。子思学派援此理路发展出从身从心的“”(仁)学[14],为儒家心性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仁”学这一全新理论被学界认知,迟至1993年出土的郭店竹简。“仁”,即表示心中思考着自己(的身),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克己、修己、成己、慎独的面向,即关注个体人的内在世界。孟子“私淑”子思,全面继承并发展了子思身心合一的新仁学,强调“克己”,关注内心世界的健康问题,重视人的心性修养及精神境界的提升。所以孟子更像一个灵魂工程师,他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人。

67、孟子,姓孟,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也就是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孟子》一书,由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记述孟子言行,以及孟子与门弟子和相关人互问互答的书。在汉代,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孟子》列入《诸子略》儒家类中,与《荀子》一书地位相当。到了唐代,韩愈《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孟子》其书的地位随之而大幅提升。到了宋代,程颖、程颐极力表彰《孟子》,朱熹又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之后,《孟子》就由子部被提升为经部的著作,成为儒学的重要典籍和科举考试必读经书。